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工作 > 正文

泉大党建巡礼④丨艺术传媒学院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匠师·名师·大师”协同育人

编辑:党委组织部   来源:艺术传媒学院、党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5-07-23   点击: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艺术传媒学院党支部深刻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使命,紧扣“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命题,依托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四大专业优势以及工作室平台,联合非遗传承人、企业名师、行业大师,充分发挥“匠师传技、名师引路、大师领航”的作用,着力构建“学·做·传”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引领、三师联动、文化育人”的特色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精湛技艺、文化传承底蕴与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获评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本科组二等奖,“思政+非遗”育人模式入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应用推广工程课题,党建工作及美育工作做法获《中国教育报》两次专题报道。

undefined

undefined



▲ 中国教育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传承非遗传统技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升文化自信》☝识别以上二维码阅读报道内容

匠师传技,筑牢工匠精神传承基石      

 

党支部建立“匠师+工作室+美育”的工作机制,深耕地方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建设陶瓷、染织、皮雕、漆画等传统特色手工艺工作室,建立“1名党员教师+1名非遗匠师+1个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引进非遗匠师,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统技艺认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承非遗技艺,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实现以美育人、以技传魂。如皮雕工作室创新融合唐卡艺术与甲骨文元素,让学生在雕刻中解码文化基因;蓝染工作室将植物染技艺植入现代服装设计,实现“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的创新转化。依托“南翼大讲堂”和选修课,党支部邀请非遗匠师入校传送技艺,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如邀请省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卢淑蓉、泉州非遗金苍珠绣技艺传承人陈克忍、竹藤编“非遗”传人陈红萍等匠师进校传授技艺,开展非遗文化讲座36场。其中陈克忍老师以“一针一线绣时光”为主题,带领学生体验金苍绣的繁复工艺,其“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深深感染学生;陈红萍老师开设竹藤编课程,从选材到编织全程示范,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匠心”的职业素养。

undefined

undefined

▲ 陶瓷、皮雕等工坊

undefined

                     ▲ 学生陈兰芳作品《翻篇》获第五届“均安牛仔杯”全国大学生牛仔设计大赛“最具商业价值奖”

undefined

陈克忍

泉州金苍珠绣技艺传承人

undefined

卢淑蓉

省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

党员教师牵头开展“非遗教育与人文素养”“非遗视角下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泉州传统手工艺APP的设计与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非遗蓝印花布工艺应用”“服装工作室制教学”等课题研究,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

undefined

undefined

▲ 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设计馆服

名师引路,构建专业育人创新高地      

 

党支部围绕“筑金课,优教材,育金师,用基地,强专业,全面夯实五金新基建”的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升。与利郎、361°、卡尔美体育、华宇铮蓥集团等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0余个。打造“专业教师+行业名师”双导师队伍,开展“真题真做”教学,学生参与品牌的产品开发,将“功能性+时尚性”设计理念融入实践,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undefined

▲ 与卡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党建共建

undefined

点击以下标题查看详情👇

政校企聚力“中国泳装小镇”,从作品到产品,从实训场到就业岗!

“贴身”探索!泉大学子开启“中国泳装小镇”实训项目

大三提前收到名企Offer!泉大学子海新实训项目圆满结束

实训、实习、就业无缝对接!泉大er全程参与利郎2025冬季新品发布会

走,到企业去!泉大学子开启“实景课堂”学习篇

泉大的课 | 多一度热爱,让未来多一份可能

undefined

福建省职教周丨服装秀场:“中高本+国际”四校携手 呈现视觉与艺术的盛宴☜点击查看

依托“福建省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与行业名师携手,前往泰宁县池潭村、晋江市西安村、泉港区等拍摄乡村短视频和设计文创产品,引领学生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开展“短视频&直播人才培养”的校企课程,带领学生完成泰宁县乡村振兴直播项目。在泰宁拍摄的剧情短片《在桑梓》荣获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最佳剧情片”奖项,为晋江市安海镇西安村拍摄制作的短视频《这里是西安村》获评福建省十佳短视频点击查看该获奖作品,此举实现了“文化传承+乡村发展”的双向赋能。

undefined

福建省乡村振兴直播基地揭牌☜点击查看详情

undefined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大学生影视创作实训基地落地三明泰宁县☜点击查看详情

近三年来,师生团队在“互联网+”“挑战杯”以及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达60余项,创作200余件优秀作品,并在厦门文博会等重要展会中多次展出。党员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发表EI收录论文2篇、北大核心论文5篇。8名教师入选省市级科技特派员,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项、专利成果55件。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undefined

亮相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点击查看

undefined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担任潮派新生——海丝泉州国潮文化节志愿者☜点击查看

大师领航,链接产业前沿引领发展      

 

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链接顶级行业资源,引进大师,以“大师讲堂+课程+工作营”的形式启迪前沿思维。依托行业资源,开设“大师讲堂”,近两年累计举办行业前沿讲座30余场,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如邀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陈闻指导《女装创意设计》课程,两周实训中带领学生完成30余套创意服装作品。在梁军教授主导开展的一体化工作室改革推动助力下,服装专业成功获批“纺织服装科技与文化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点击查看该中心介绍,学生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轻工行业时装技术赛项中获三等奖。邀请大师分享人工智能与传统艺术融合的前沿路径,如邀请辽宁大学庚钟银教授讲授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新路径,邀请鲁迅美术学院王亦飞教授在“光影沉浸与场景同构”讲授投影融合、裸眼3D等前沿技术。在大师引领下,学生专业视野显著开拓,专业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2025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一等奖、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两项一等奖,验证了跨界融合教学的卓越成效。

undefined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陈闻指导课程,并捐资设立泉大艺术奖教奖学金☜点击查看

undefined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李锦燕同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轻工行业时装技术赛项三等奖

“三师协同”,创新融合育人模式      

 

党支部构建“匠师传技+名师引路+大师领航”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工作室育人+赛事锤炼”双轮驱动模式,全面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模式,工作室培养出教师“泉州市金牌工人”1人,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九届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学科“人工智能+纹饰与时尚周边设计”全国赛一等奖、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获2023年省级专项资助、服装专业学生李江钒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深化“课程思政”,在《展示设计》等课程中,融入了“三师”案例,如陈闻“服装画技法”的职业素养、非遗传承人卢淑蓉“一把剪刀传承文化”的坚守精神。该课程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入选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国家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应用推广工程课题,论文、结题报告入选上海文化出版社书籍《课程思政“三寓三式”范式探索与研究: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奖应用推广工程》。

undefined

▲ 教师党员焦乐杰获“泉州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undefined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李江钒同学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点击查看

undefined

在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新媒体直播赛项(本科组)二等奖☜点击查看

undefined

▲ 师生在第九届米兰设计周设计邀请赛中斩获多项荣誉

艺术传媒学院党支部以“三师”为抓手,发挥党组织统筹资源、协调各方的作用,激励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全过程,注重非遗传承、产业服务、国际交流,打破学校与企业、艺术与技术的壁垒,实现“教室即工坊、作品即产品、教学即服务”的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非遗魅力,在跨界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形成“党建引领方向、文化浸润心灵、专业提升技能”的支部特色,不仅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在服务文化传承、助力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