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高质量党建培育工程,挖掘好经验好做法,党委宣传部联合党委组织部推出“党建巡礼”专栏,展示各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优秀典型经验,营造党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工学院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号召全体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锤炼精益求精的技能追求,激发攻坚克难的创造勇气,倾力奉献职教事业,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具备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
党支部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人才培养中,锚定“锻造技能大师、培育技能人才”两大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一盘棋、党员一面旗,全院一股劲”的合力,打造“工匠先锋”党支部。该支部现有党员23人,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实施“五个三”工作模式,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能型人才》入选2022年《中国教育报》党建创新案例。
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教师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常态化邀请省级劳模工匠和技术能手等进校分享奋斗历程与实践经验;定期举办创新论坛,打造“工匠文化”长廊,使工匠精神可视化、可感知,浸润师生心灵。在浓厚氛围熏陶下,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现有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金牌工人1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1个、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1人、省级优秀实验管理工作者1人、省级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省级高校最美辅导员1人、泉州工匠3人、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泉州市技能大师3人、泉州市专业带头人1人、泉州市刺桐科学传播学者2人、泉州市金牌工人1人、泉州市最美教师1人、泉州市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等,成为涵养工匠文化的生力军。
▲ 陈其生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 邀请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达斌入校作分享,并组织师生走访劳模企业
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技术优势,组建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等领衔的“科研攻坚先锋队”等团队。其中科研攻坚先锋队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方向,多次荣获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银奖,并获25项国家发明专利;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区域企业精准服务,荣获2023年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竞赛指导团队指导学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省级金奖等;技术攻坚团队两年来与6家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企业解决了11个技术难题;培训考评团队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年培训人数6000人次左右,为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多名党员教师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执裁、省市科技特派员小微企业技术指导、参与政府项目验收评审等服务工作。
党支部获省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学院获泉州市五一先锋号、工匠型班组等荣誉;获批央财/省财/市财支持实训基地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和二元制试点各1个、省级精品类课程7门、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名师工匠/工匠工作室各1个。
▲ 蔡海毅(右三)团队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王荣杰(右一)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 陈明福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项荣誉
党支部牵头组建泉州市汽车职业院校联盟(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和省级“3+4”中本贯通培养直通车等多元育人模式;联合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建省级产业学院,创新构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入选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党支部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机制。打造“党员工作室”,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名师工匠工作室、市级工匠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由骨干党员任导师,组织开展技能创新研发、项目孵化、职业素养培训、技能竞赛比拼、工匠精神培育等工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全体教师倾囊传授技能,15名党员教师与96名学生签订师徒协议,学生深度参与老师的工艺改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服务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项目,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多数学生成长为区域汽车行业的好用人才。教师获批市级及以上科研教改课题和质量工程项目13个、科研教改经费近200万元;获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15个、签订技术合同1个、发表科研教改论文15篇;获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等奖项近10项;获省级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等奖项4项;学生获各级比赛奖项86项。
▲ 工学院开办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对应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项目招生计划
▲ 党员教师荣获多项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奖
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职教出海,教随产出”战略部署,牵头菲律宾《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获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署官方认可。同时,承接并完成了泰国12所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培训项目,有力促进了中泰职教合作与人文交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部不仅注重传授先进技术,还精心设计文化交流环节,将技术传授与文化交流相结合。这些实践不仅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输出,更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与东南亚市场的深度对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支部书记陈其生应邀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经验分享,有效提升了学校在国际职教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彰显了中国职教人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还应邀在“中泰新能源汽车国际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作题为《产教融合·岗课赛证:职业本科新能源汽车专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经验分享,将学校在党建引领下形成的先进育人模式和国际化办学经验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 工学院书记、副院长陈其生在中菲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介绍项目情况,
并作为总召集单位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 工学院书记、副院长陈其生在中泰新能源汽车国际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做人才培养经验分享
▲ 承接并完成了泰国12所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培训项目
工学院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共识,建立多个党员先锋队齐头并进的运作机制,创新“老带新”“传帮带”“组团式”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产业学院教学、科研、竞赛、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以真实项目锤炼师生技术技能,有效凝聚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合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