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多公里,从缅甸到中国福建,15位学员赶来泉州,只为参加中缅油气管道运行技术提高班。受东南亚天燃气管道有限公司(大洋分公司)委托,我校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缅油气管道运行技术培训,来自中缅油气管道相关企业的15名学员参加。9月16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学校A301国际会议厅举行。
这是继今年4月份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以来,泉大再次迎来成批国外技术技能人员来校学习先进技术技能,进一步推进我校“职教出海”工作,为缅甸油气管道运行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此次培训不仅是中缅能源合作走向深入的具体体现,更是两国友谊与技术共享的又一重要桥梁。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林文艺,能源学院院长刘康林、书记吴茶水,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吴燕红,王树立教授、申龙涉教授等与培训班学员。仪式由能源学院张婉蓉老师主持。
在开班致辞中,林文艺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学校在油气储运领域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设有油气储运工程等相关专业,并有福建省清洁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汽车清洁能源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他表示,中缅油气管道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缅甸的关键能源通道,对两国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此次技术提高班汇聚了来自中缅油气管道相关企业的员工,是两国在油气管道技术领域深入交流的绝佳契机。学校精心筹备,设计了“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力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员全面掌握油气储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加深中缅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与互信,推动双方实现共同发展。
学员代表朗建在发言中动情地说,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他们对于来中国学习充满了向往,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他代表所有学员承诺,将严格遵守学校制度,积极交流、努力学习,“让这段留学时光成为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记忆。”
能源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申龙涉教授详细介绍油气管道培训课程。本次培训内容涵盖管道安全运维、自动化技术、应急处置、油库运行管理等核心模块,采用“理论+实操+案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由校内外专家联合授课,并安排赴国家管网泉州分输站、中化泉州石化等企业实地教学,确保学员能够“学以致用、技有所进”。与此同时,在活动中,学员们还将有机会走进闽南的名胜古迹,并能在泉大艺术工坊体会书法、茶艺等非遗艺术,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