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正文

校企协同话建设,实践导向谋发展——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能源学院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邱娜、陈泞     编辑:能源学院   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

为持续优化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职业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建设与能源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9 月27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能源学院在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来自企业行业的资深专家、兄弟高校的教授及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等齐聚一堂,聚焦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核心议题,共绘能源领域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新蓝图。

会议由能源学院书记吴茶水主持,首先全面介绍出席会议的嘉宾与参会人员。高校专家代表包括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黄紫洋黎明职业大学博士教授王经逸;企业专家代表涵盖福建百宏石化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李克楠、化验中心主任工程师张伟,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管理工程师郑巧玲,中景石化股份公司质量检测部经理工程师韦廖清,中化石油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储运部经理高级工程师康,国家管网集团厦门输气分公司厦门维抢修队长高级工程师石鹏,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安全总监兼安全数质量部经理工程师郭小艇,泉州市燃气有限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张谋力等。校内参会人员包括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周燕妮、能源学院院长刘康林,以及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专业的带头人(唐洪波教授、邓志安教授、丁慧贤教授)、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职教师。介绍完毕后,吴茶水书记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为会议拉开序幕。

教务处周燕妮副处长代表学校作致辞,围绕能源学院三个职业本科专业的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方向展开分享。她以学院近年在技能竞赛中的亮眼成果为切入点,通过 “学生多次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的具体案例,直观展现了三个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突出的实践能力;随后紧扣 2025 年国家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技术升级的发展要求,清晰区分职业本科教育“以实践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与普通高校教育“以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为侧重”的定位差异,明确提出学院后续教学规划的核心方向——针对三个职业本科专业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岗位化实训模块设计”“校企双导师联合授课”等创新举措,重点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着力培养“能上岗、善实操、可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

紧接着,能源学院刘康林院长聚焦会议核心议题,详细介绍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情况。他从“能源产业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培优的政策导向”“学院现有三个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的适配差距”三大维度,深刻阐述了方案修订的背景与必要性;并明确 “对接岗位核心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创新素养培育” 三大修订目标,同时围绕 “三个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重构”“实践课时占比统一提升至60%以上”“新增新能源技术、智慧能源管理等前沿课程模块(覆盖三个专业共性需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扩容升级(服务三个专业实训教学)”等具体调整方向展开说明,为后续各专业方案的细化研讨提供了清晰的整体框架。

方案介绍完毕后,会议进入重要仪式环节——刘康林院长为各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逐一颁发聘任证书,进一步夯实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基础。

随后,会议转入分专业研讨环节,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专业分别在不同会场同步开展深度交流。各会场的企业专家、校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及教师代表围绕本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草案展开热烈讨论:

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会场:专家们结合产业绿色化趋势,建议“增加绿色化工、化工安全应急处置等实践模块”,强化学生应对行业新需求的能力;

2.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会场:与会人员聚焦智慧能源发展方向,提出 “将智慧管网运维、油气安全检测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确保专业教学与岗位技术更新同频;

3.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专业会场:专家们立足第三方检测行业标准,建议 “强化大型仪器实操训练、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岗位标准”,提升学生上岗即胜任的实操水平。

同时,各会场委员还就“能源领域高端技能人才‘技术+管理’能力融合培养路径(适用于三个专业)”“‘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研修机制完善(服务三个专业师资建设)”“科研项目与教学案例的转化衔接(赋能三个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等共性议题深入交换看法,最终形成核心共识:能源学院需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三个职业本科专业的结构与内容,持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

此次会议严格遵循既定议程,不仅让能源学院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职业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行业协同” 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更凝聚了“以产业需求定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定教学内容、以实践成果定评价标准”的核心共识。下一步,学院将把会议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加快完善三个职业本科专业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全力为能源行业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实操、善创新”的高端职业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