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合作交流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译香传味——国际交流协会与泰师共烹跨文化盛宴
作者:李钰桓   编辑:对外合作交流处   发布时间:2025-04-30       发布者:李钰桓

4月23日下午,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国际餐厅,一场“香喷喷”的中泰美食文化交流活动火热进行。28位正在进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的泰国职业院校老师,与泉大师生们齐聚一堂,以中泰特色美食为媒,架起跨文化沟通之桥。

活动前期,国际交流协会的成员作为协助,与泰国的老师们一一确认活动的细节、敲定菜谱、准备食材。Coconut、Sesame、Sugar bar……逐一备齐!

  

当天下午4时许,国际餐厅里飘出一阵阵可口诱人的香味。步入餐厅的每个人都连连称赞。餐桌上,一边是泰餐食材椰子、洋葱、香菜等,一边是中餐食材水饺皮、润饼皮、四果汤等。

 

 

 

活动伊始,中泰师生热情投入美食制作。程佳敏、吴德铭、钱心悦、黄鑫等一众协会成员洗净双手,协助备菜工作,剥蒜头、剪葱花、切水果……

这边,泰国学员忙碌制作椰蓉团子、打抛饭、凉拌猪肉末、柠檬手撕鸡胸肉等泰式美食;那边,泉大师生紧张地包水饺、制作四果汤、准备润饼菜等中国佳肴。三位心灵手巧协会成员刘馥榕、戴学媛和张欣宜化身“饺子导师”,手把手教泰方教师捏合褶纹,包出各类型形状的饺子。

 

如何制作让人满意的Khanom kho(甜米球)?作为Dr.Salakjit小帮厨的沈佳茹、程佳琪这两位协会成员有着发言权,经过两盘圆滚滚椰蓉团子的“历练”后,两位已经掌握了如何恰到好处地用糯米皮包裹糖块且保持大小均匀的技巧。

每当一盘佳肴裹着腾腾热气新鲜出锅,泰国的老师们就迫不及待邀请大家品尝,来不及夸赞柠檬手撕鸡的酸爽,转眼椰蓉团子堵住了惊呼。被泰国老师不间断投喂的过程中,成员们不仅感慨着——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协会成员们也邀请泰国的老师们品尝闽南特色润饼菜、海蛎煎、四果汤等,并为其用英文讲解润饼菜与春卷的不同之处,在老师们对食材或做法感到好奇时,及时进行解答。

来自泰国素林皇家大学的Winut Promdan老师亲自展示了泰国国民美食凉拌猪肉末(Laab)的制作过程,他表示这道菜在泰国寓意好运,希望将美好祝福通过美食分享给每一位中国朋友。泰国老师们热情地邀请成员们品尝不同的泰式美味。Mr.Siripol和Mr. Chirayut Nueangrin向成员展示如何用正宗方式品尝泰式酸辣猪肉末——选取适当大小的蔬菜叶子,舀一勺至于中心,加以生豆角、香菜为佐料,包裹好后便可品尝这份美味。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遇上酸辣开胃的泰国美食Laab,碰撞出的“中泰融合”新风味让人赞不绝口。

国际交流协会的三位部长就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泰式美味打call。

策划部 徐晨晖

所有的泰式美味中,我最喜欢吃的菜是泰国煎蛋饼(Kai Jeow,ไข่เจียว)这是一道经典的泰式街头小吃和家常菜,我在旁边观摩了制作过程,其上手难度不大,简单、快速、又美味。味道外酥里嫩:高温油煎让蛋饼边缘酥脆,内部保持湿润松软。搭配葱花或香菜增添香气,入口前就特别香。泰国煎蛋饼是一道充满烟火气的comfort food,简单却能带来满足感。推荐指数五颗星!

综合部 黄锦煌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品尝了多道特色菜肴,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泰国国民级美食——打抛饭(Phat Kaphrao)。

不同于常规盖浇饭的吃法,这道菜将香辣肉沫与白菜搭配出独特新意:用白菜叶卷起裹着小米椒的肉沫和米饭,蔬菜的水润瞬间中和辣味,使得辣味干净利落,没有烧灼感,十分爽口。白菜叶的清脆与肉沫的油香形成奇妙反差,解腻效果一流。十分推荐大家有机会可以尝一尝。

宣传部 刘馥榕

昨天参加泰国美食节的活动,也算品尝到了泰国老师们亲手制作的正宗泰国美食,其中对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甜品——泰国椰蓉球。

用软糯的糯米奶皮包裹着红糖,在外层裹上一层椰蓉粉,奶糯的奶球皮在椰蓉粉上滚动着跳动,小小的一颗,口感甜而不腻,散发着糯米奶皮原始的奶香味。外层的椰蓉清新又清爽;内里的红糖相得益彰、甜而不腻。喜欢吃甜品的朋友一定要尝一下这道甜品!我一口气被泰国老师投喂了五颗。

张欣宜同学利用剩余的食材为泰国老师制作了韭菜爆炒大虾,双方展开了辣味battle,泰方老师“略胜一筹”。

活动期间,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的活动,协会会长李钰桓携三位部长们穿梭于灶台与镜头间,除了成为老师们的小帮厨之外,还充当老师们的小助手,为来访的电视台记者与现场的师生充当翻译。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热情与专业,收获了泰国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一席餐桌,两邦风味,中泰情谊在烟火气中悄然生根。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味蕾盛宴,更以食为媒,传递着中泰两国师生的情谊。当一盘盘承载着两国特色的美食端上餐桌,中泰友谊已在舌尖与心间悄然生根。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却为中泰职业教育、两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的长期合作拉开新的序幕。


Copyright @2017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 电话:0595-22500777、0595-22545888 

传真:0595-88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