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智能新能源汽车国际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结业仪式"。本次活动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泰国Tech NC集团联合主办,来自泰国12所职业院校的28名教师通过26天的"岗课赛证"一体化培训,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活动全面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为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树立了新标杆。

培训项目简介
本次培训项目于2025年4月1日启动,旨在加强中泰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合作,培养泰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推动中泰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培训内容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技术、充电设施运维等核心模块展开,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企业参访”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确保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应用。
"岗课赛证"深度融合 打造国际化育人新模式
在结业仪式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工学院书记陈其生重点介绍了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育人模式。该模式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将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岗位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开发了覆盖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模块化课程,并配套建设五大功能实训室。"学生从入学起就能接触真实岗位任务,通过课程学习、技能竞赛、职业认证的闭环培养,实现从课堂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行云新能蔡会军老师进一步展示了国际课程体系成果。目前,7本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正在进行英文版编译,预计2026年在泰国出版。配套的虚拟仿真软件、活页式教材及"一课双师"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泰国院校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中的资源短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中,28名泰国教师还参与了中国交通部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认证考核,9名学员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产教协同赋能技术文化双丰收
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参与企业真实故障案例演练、比亚迪4S店参访等实践,深入了解"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兆瓦级超充技术等前沿应用。泰国教师代表Pracha在发言中感慨:"中国企业将最新技术直接引入课堂,这种'以岗定课'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泰国新能源汽车教育的提升方向。"

除技术研修外,项目还融入中泰文化互鉴活动。宋干节泼水祝福、非遗剪纸体验、南少林禅武文化参访等,让泰国学员深刻感受到"中泰一家亲"的深厚情谊。代理班主任周天财老师特别提到:"学员们用草图克服语言障碍研讨技术,在茶艺与书法中交流东方美学",技术无国界,教育连人心。本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





共筑合作新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林文艺在致辞中强调,本次项目是落实"职教出海"政策的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与泰方共建"中文+职业技能"课程体系,联合开发东盟区域行业标准,并通过课程共建、赛事平台、认证体系,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泰国Tech NC集团董事Komate先生表示:"中国'岗课赛证'的育人经验为泰国新能源汽车教育提供了范本。我们期待与中方共建教师交流社群,将此次结业变为长期合作的起点。"

结业仪式在全体嘉宾、教师和学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踏上归途,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本次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泰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泰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通过“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双方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