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深入了解工学院各专业特色、明确学习方向、树立职业目标,分别在10月日29下午和11月5日下午,工学院智能制造系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本次介绍会聚焦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装备智能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四大专业,特邀各专业带头人现场解读,为新生带来一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背景:立足产业,赋能新生
随着“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工学院紧扣“产业伙伴型大学”办学定位,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次介绍会旨在帮助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职业路径、增强专业认同,为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过程回顾:四位导师,四重视角
本次介绍会由工学院统筹组织,各专业带头人依次登台,围绕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就业前景、行业趋势等展开深入讲解。
①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詹启明教授
詹启明教授以“芯之所向,泉职启航”为主题,系统介绍了集成电路在“国之重器”中的战略地位。他从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流程,到封装测试技术,层层剖析,并结合福建省“一带双核多园”的产业布局,指出集成电路是“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他鼓励新生“沉下心来学技术,静下心来谋未来”。

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王荣杰教授
王荣杰教授以“为什么这么多大学开设机械专业?”为引,阐述了机械作为“制造业脊梁”的重要性。他结合晋江经验、区域产业需求,展示了专业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分享了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金相技能大赛中的优异成绩,激励新生“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

③装备智能化技术——蔡海毅老师
蔡海毅老师以“选对专业,站在时代风口”为切入点,指出装备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他通过小米汽车工厂、智能产线等案例,展示了专业在“研发—制造—运维”全链条中的岗位需求,强调“高端技术人才是企业最急需的资源”,鼓励学生成为“能设计、能改造、能运维”的复合型人才。

④工业互联网工程——苏昭晖老师
苏昭晖老师以“工业互联网:给工厂装上神经网络”为题,生动解读了IT、CT、OT技术的融合路径。他结合“316原则”(30%平台资源、10%机会、60%态度)强调“踏实决定下限,态度决定上限”,并指出工业互联网工程是“国家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毕业生将成为“系统实施与集成工程师”的中坚力量。

活动总结:明晰方向,扬帆起航
整场介绍会内容翔实、气氛热烈,新生们纷纷表示对所选专业有了更立体、更系统的认识,也对未来职业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不少同学在会后主动与老师交流,表达对专业学习的期待与信心。
以专业之基,铸未来之路。本次新生专业介绍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念的播种。相信在工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深厚的产业背景与明确的发展导向下,2025级新生必将以在未来的学习与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