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福建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福州召开。会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与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厦门市委教育工委、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家单位作交流发言。央视网对校长吴滨如分享的“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思政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专题报道。


吴滨如介绍,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着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主要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参与集体备课、定期听评课;鼓励政工干部参与授课。

为拓展育人资源,学校还充分统筹调动在地资源,聘请泉州知名企业党委书记、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走进思政课课堂;并依托晋江经验馆、“八二三”炮战纪念馆等15个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开设《“晋江经验”解读》全校公选课,出版《“晋江经验”与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从晋江的发展看发展中的晋江》特色思政读本。


此外,学校牵头设计《晋江市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全面融入晋江市中小学德育课改革;在“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项目中,建立资源共享、师资共培、教研交流、相互听评课的工作机制;在落实教育部东西协作支持瑞丽市职业中学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中,组织力量编写《南侨机工:烽火岁月里的血色车轮》特色思政读本,推动东西协作共建共享思政教学资源。


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师挂联到学院,加强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和社会实践指导。结合产业数字化转型、晋品出海、世遗泉州、和美乡村建设、泉州企业与企业家精神等,开发教学案例。
近年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获省级思政课精品课4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4项;获泉州市学校思政课示范课1项、“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案例”二等奖等1项;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专题案例13个。

“学院+书院”双院制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实现育人目标的有力探索。学校依托双院制管理模式,思政课教师挂联到书院,和书院思政辅导员共同上好书院党课、团课和思政微课,共同指导学生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讲解员、法治科普、“河小禹”生态保护、健康中国等主题实践活动,打造成各书院的特色文化项目,做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有力延伸。


吴滨如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耕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