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泉大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活动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的号召,以青春的热情和活力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为家乡贡献力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充分展示活动成果,校团委推出“返家乡”&“扬帆计划”风采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部分优秀学生的感悟!
姓名:沈文
班级:23学前1班
实习单位: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峰镇西康社区
实习岗位:课业辅导老师


在2025年寒假期间,我积极参与了课业辅导及冬令营辅导等两项“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业辅导老师,我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家乡的贫困学子提供学业帮扶。在“返家乡”活动中我化身“小家教”,通过个性化辅导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探索新知,用耐心和热情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冬令营期间,我创新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两段实践经历不仅让我在教学技巧、沟通能力等方面获得成长进步,更培养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耐心。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陪伴与关怀。这段宝贵的经历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我将继续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爱心和专业知识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姓名:李心妮
班级:23学前2班
实习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团工委
实习岗位:灵源街道团工委青年干事


2025年寒假我参与到晋江市“青年实干家”计划,深入街道团委进行社区实践。实践中,我承担了多项任务,全面锻炼了自身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整理与归纳方面,我的文字处理效率和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也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沟通中,增强了沟通协调能力,有效调动社区的积极性。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也让我对基层团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关注社区、街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姓名:韩昌隆
班级:23休体4班
实习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元湖村
实习岗位:道安劝导员

2025年寒假,我积极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中,我遇到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车辆超载等危险行为时,都会耐心地进行劝导,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宣传和持续引导。因此,我会结合一些真实的事故案例,用严肃的语气,向群众们指出错误,让他们明白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潜藏的巨大危险。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刚中带柔”的沟通艺术,面对交通安全规则,我们必须坚守原则底线,毫不含糊;同时,也要怀揣温情,以理解和耐心去化解群众的抵触情绪。未来我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用实际行动传递安全理念,为守护每一条道路上的平安归途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名:彭胜霆
班级:23工造1班
实习单位:宁德市蕉城区宁缘公益慈善协会
实习岗位:公益志愿团队员


在2025年寒假期间,我积极参与了“返家乡”公益慈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回到熟悉的土地,通过与乡亲们的交流,我感受到他们的朴实与坚韧,也了解到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感动,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公益慈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责任,同时在这次公益慈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回馈”二字的分量。未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弱势群体带去温暖,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姓名:叶杨
班级:24休体4班
实习单位:晋江市紫帽镇政府
实习岗位:团委实习干事


2025年寒假晋江市“青年实干家”专项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到困难青少年慰问活动,与团队共同筹备物资,走访困难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在走访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与他们亲切交流,给予温暖的关怀和真诚的鼓励,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点滴关爱也能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力量。同时,我参与到紫帽镇紫湖郊野公园和浴仙谷池营地参观安排,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景与生态魅力,紫帽镇文旅发展通过增加特色文旅活动,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结合传统节庆活动,设计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文化吸引力。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家乡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家乡变得更美好、更富活力。
姓名:陈雳炜
班级:24学前1班
实习单位:连城县共青团委员会
实习岗位:大学生志愿者


在春运志愿服务中,我主要负责引导咨询、秩序维护、特殊帮扶和应急处理等工作。为旅客提供方向指引、车次查询等服务,协助维持候车秩序,提醒旅客提前准备证件,保障检票顺畅,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我主动提供帮扶,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次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价值,坚定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其次,我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学会了更有效地理解并满足旅客需求,面对突发情况,我锻炼了冷静应对和快速决策的能力,这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最后,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旅客的感谢与认可,这些感动让我更加坚信志愿服务的意义。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信念。

这个寒假
三创书院学子与家乡“双向奔赴”
学以致用,用心用情
将学识深耕于实践
不以山海为远,彰显青年担当
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