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泉大青年“返乡·扬帆”②丨双馨书院:秉“馨”践初心,青春助乡荣

编辑:团委   日期:2025-08-29阅读: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却挡不住泉大学子奔赴实践的脚步。他们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的号召,怀揣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成长的渴望,投身于基层建设、政务服务、医疗志愿、公益宣传等各个领域。他们以青春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八闽大地上书写着担当与奉献的篇章。为展现学子们的实践成果与青春风采,校团委特别开设“返家乡”&“扬帆计划”风采专栏,一同聆听他们在实践中的感悟与收获。

以细致深耕政务服务,用责任筑牢基层根基

姓名:钟珊珊

班级:23应化1班

实习单位: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人民政府

实习岗位:综治办公室工作人员

这个暑假,我借着“扬帆计划”的契机,走进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人民政府综治办公室,开启了一段贴近基层政务的实践旅程。我的工作看似琐碎却关乎民生——日常值班时,要细致记录来访群众的诉求,耐心接听每一通咨询电话,用清晰的解答化解村民的困惑;沟通协调中,需精准传达信息、衔接各部门事务,确保工作流程顺畅无阻;跟随前辈递送材料的过程,让我摸清了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与协作逻辑;而整理资料时,从分类、编号到归档,每一步都要求严谨细致,只为让后续文件查阅更高效。

起初面对繁杂的事务,我也曾手忙脚乱,但在前辈的指导与一次次实践中,我逐渐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沉着应对突发问题。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行政工作的实际运作有了直观认知,更让我明白:基层政务无小事,每一份细致的付出,都是在为民生保障筑牢根基。团队协作的力量也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材料整理时的互帮互助,还是应对复杂诉求时的协同商议,都让我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未来,我会将实习中练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与严谨态度融入专业学习,针对性提升办公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毕业后若能从事行政相关工作,我定会秉持这份认真负责的初心,在岗位上持续成长,为单位发展、为基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爱心点亮暑托课堂,用协作播撒成长种子

姓名:陈美玲、李楚瑶

班级:23应化3班、24机械1班

实习单位:磁灶镇人民政府

实习岗位:暑托班支教老师

作为“扬帆计划”志愿者,我们在晋江市磁灶镇东山村职工子女暑托班,共同度过了31天充实而温暖的时光。从课程设计到班级管理,从活动策划到分层辅导,我们始终以“伙伴”的身份并肩协作,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有知识、有温度、有乐趣的暑假。

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我们精心设计了“文明礼仪坊”“非遗手工课”“安全主题教育”等特色课程——用情景模拟教孩子们学会礼貌待人,用黏土、剪纸等非遗技艺唤醒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用互动游戏将交通安全、防溺水知识深深印在心里。面对孩子们不同的学习节奏与接受能力,我们默契分工:一人负责主讲,一人侧重辅导,用启发式提问代替单向灌输,帮助内向的孩子树立自信,让调皮的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班级管理中,我们推行“积分制度”“值日生”“礼仪小天使”机制,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责任与担当;组织科技馆研学,带他们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走进古窑遗址,让他们在触摸历史中领悟工匠精神;在“礼承华夏,甜暖人间”主题活动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为社区老人制作四果汤,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在行动中传递。

从最初面对孩子时的紧张无措,到后来能从容设计互动课程、顺畅协调家长需求,我们在协作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离别时不舍的拥抱,让我们深刻读懂: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师生间双向的成长与心灵的共鸣。这段经历也让我们意识到,要想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还需加强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暑托班的时光虽已结束,但“被需要”的幸福感与助力基层教育的信念,已在我们心中扎根。未来,我们会继续携手前行,投身更多教育公益事业,让更多像“文明今夏”这样的温暖故事,在基层土地上绽放。

以笔墨架起青年桥梁,用热爱锚定人生方向

姓名:詹祖煌

班级:23应化2班

实习单位:共青团三明市委

实习岗位:宣传联络员

走进共青团三明市委宣传联络部实习,是我这个暑假最宝贵的收获。起初,我以为宣传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直到真正深入工作才明白:每一篇稿件、每一条推送,都是连接党与青年的纽带,都承载着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

这段实习里,“清稿”工作教会我“字字较真”——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到政策表述的准确性,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宣传既要传递温度,更要坚守严谨;跟着老师学习公众号运营,我完整掌握了从选题、撰稿、审核到排版发布的全流程,学会了用青年喜爱的语言风格,让宣传内容更有吸引力;参与志愿工作协调时,我看到每一场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背后都离不开前期细致的筹备、中期高效的组织与后期及时的总结,也懂得了幕后工作是志愿服务规范化的“基石”;在“青年夜校”活动中,我学会了用镜头捕捉会议与志愿活动的关键瞬间,让照片不仅记录画面,更能传递青年奋斗的精神力量。

技能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做事态度的重塑。从前写推文时,我常忽略用词的精准与逻辑的连贯,如今却深知“严谨是底线,认真是追求”,这份敬畏源于对“宣传责任”的深刻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段经历驱散了我对未来的迷茫——当我在推文中看到各地青年扎根乡镇、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时,心中渐渐有了清晰的方向:再过一两年,我也要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扎根基层,用自己的力量搭建沟通桥梁、传递温暖,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扬帆计划”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与热爱,在专业学习中夯实基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前行。

以实干探索基层治理,用初心践行青年担当

姓名:叶鑫鹏

班级:24机械1班

实习单位:岩溪镇人民政府

实习岗位:综治信访办实习员

通过“扬帆计划”,我有幸来到岩溪镇人民政府综治信访办实习。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亲身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日常,不仅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有了深刻理解,更在实践中读懂了基层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我的工作主要围绕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管理与数据整理展开。起初面对群众来访时的复杂诉求——或是邻里间的土地纠纷,或是家庭里的矛盾摩擦,我常常不知如何应对。但带教前辈告诉我:“基层工作要‘走心’,既要懂政策,更要会共情。”在前辈的指导下,我慢慢学会了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他们的难处,再结合政策法规,以温和的态度化解矛盾。记得有一次调解邻里宅基地纠纷,我先分别听取双方的诉求,梳理矛盾焦点,再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最终协助前辈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当看到两家人握手言和时,我真切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成就感。

参与网格化管理的过程,让我见识到科技赋能治理的力量。通过录入辖区人口信息、排查安全隐患、上报民生问题,我看到一个个“小网格”如何串联起基层治理的“大网络”,如何为“大平安”筑牢防线。而整理综治台账时,从数据统计、案例归纳到报告撰写,每一步都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与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也让我明白:严谨的数据支撑,是基层决策科学有效的重要保障。

这段实习让我深刻领悟到,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贴近民心的“关键一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也要练就“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实干本领。未来,我会把在实习中学到的处事方法、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成长动力,努力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参与者与推动者,用青春担当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从综治办公室的细致服务,到暑托课堂的温暖陪伴;从青年宣传的桥梁搭建,到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双馨书院学子以青春之名,在“返家乡”与“扬帆计划”的征程中,将理想融入故土,让奋斗扎根基层。未来,双馨书院将继续引领学子们以笃行之志深耕实践,以奋进之姿勇担使命,让青春的脉搏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在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