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一善书院“青春向善,辩启新芒”辩论赛复赛在A116教室展开。思维的碰撞迸发智慧火花,语言的交锋彰显逻辑锋芒。复赛对决拉开帷幕,正反双方已整装待发,且看他们如何以唇为剑、以言为盾,在思辨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01
第一场
思问队VS魔丸灵珠队
高技术发展创造了诗意/高技术发展消灭了诗意




正方认为,高技术是当代诗意的开拓者与守护者,突破认知、拓展感官,赋予诗意宏大格局与时代内涵。反方认为,诗意是人类对世界的感性体悟,高技术以“效率至上”裹挟人追求快捷,消解沉心感知能力,导致诗意在快节奏中褪色消亡。
辩证看待科技与诗意非对立或“创造-消灭”关系,关键在于以人文之心驾驭科技。当科技理性与人文感性融合,既能借技术探索宇宙级宏大诗意,也能以智能手段留存体悟空间,让诗意避开消亡、持续生长。
02
第二场
超链接队VS你说的都队
时代造就青年/青年造就时代




正方认为青年的选择与担当,本质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从战火救国、改革创业到科技创新,时代滋养青年,青年成长亦烙印时代痕迹。反方认为,时代演进源于青年的热血实干,以五四运动为例,青年凭锐气开路、用行动定向,铸就了每个时代的精神与模样。
时代与青年并非单向奔赴:时代划定赛道、提供舞台,青年则破局开路、书写答卷。一方面,所谓时代浪潮,正是无数青年行动的汇聚;另一方面,所谓青年模样,亦是对时代命题的直接回应。二者始终共生共振,但究其根本,是青年的“敢为”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着时代向前迈进。
03
第三场
胆敢和我作队VS你不对我队
小镇做题家的出现是教育的悲哀/小镇做题家的出现不是教育的悲哀




正方认为,“小镇做题家”体现教育不公与资源不均,拉大城乡差距,使教育沦为应试、“育人”变“育分”,学生刷题忽视天赋,阻碍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悲哀。反方认为,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小镇做题家”是资源不公下的“最大公平”,以“先上学,再上好学”点明其意义,称其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里程碑,而非悲哀。
“小镇做题家”始于自嘲、后成社会热题,背后现实引人深思。它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成长阵痛,这群人凭勤奋走出小镇、用韧性打破命运天花板,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缩影,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公平,需兼顾机会、起点与过程的公正。
04
第四场
海底小分队VS说啥都队
MBTI让年轻人更好的认识自己/MBTI让年轻人更坏的认识自己




正方认为,从MBTI的便捷性与专业性切入,认为其是年轻人认识当下自己的最科学路径,能以数据助其全面、省时地认知自我,对就业、交友有指导意义。反方认为MBTI将年轻人“标签化”,16种类型局限自我、抑制人格发展,结果易受认知偏差影响;质疑其过度包装商业化,成社交门槛,扭曲关系、阻碍真诚交流。
MBTI是当下流行的人格测评工具,旨在帮人理解性格差异。它像一面镜子映照性格侧面,却非命运判决书。真正的成长,不在“我是INTP所以不能做销售”的束缚,而在“理解自身偏好,也能发展潜能”的突破。


方寸辩场,藏着万千思考,一言一语,皆是智慧锋芒。从立场到驳论,从质询到总结,每一环都充满了思维的碰撞,辩论不仅是语言的对决,更是逻辑与认知的较量。至此,一善书院“青春向善,辩启新芒”辩论赛复赛圆满结束。
以下是晋级决赛名单:
序号 |
队名 |
班级 |
1 |
你不对我队 |
25服设1班 |
2 |
说啥都队 |
25人工3班 |
3 |
超链接队 |
25全媒体2班 |
4 |
思问队 |
25软工3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