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创新产业学院简介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为于2019年合作成立“华为ICT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3个职业本科专业,率先培养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创领域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主持编制了全国职业本科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专业简介及标准,参与编制工信部根技术行业标准2项。项目建设五年间,共培养信创人才3000人,“双轮驱动”的联合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2023年,学校挖掘区域产业痛点和共性需求,锚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主要方向,推动产教融合由浅入深、由虚变实,切实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总投入6000万元,与华为原厂合作,建设基于昇腾、鲲鹏、鸿蒙三大根技术基座的信创实验室,并将“华为ICT学院”升级为“联合创新产业学院”,增设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3个职业本科专业,重点打造服务区域产业智改数转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获批福工信部首批根技术联合创新产教融合基地、省新工科教育联盟共建共享基地,与数字泉州建设办公室、泉州人社局、华为公司签订四方协议建设泉州市首个高技能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在福建省率先开展“3+4中本贯通”信创人才培养,与地方龙头企业在校内共同组建专注于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的合资公司,与行业头部企业在学校设立实体化运营的信创中心,与中科院共建信创重点实验室。形成“部省市政府统筹、中高本校校贯通、实体化企业运营、平台化行业服务、根技术科研创新”,政校行企研“五位一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进“五金”新基建,夯实职业教育“五重点”的信创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获批人工智能训练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提示技术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服务师和移动操作系统系统设计员等工种,开发人工智能训练师题库。通过锚定市域支柱产业的数字化升级需求,“专业群”服务晋江111家行业龙头企业,完成数字化项目281个,横向社会服务进账金额达2000万元,年社会培训人数超3000人,携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博士团队完成企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5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显突出。

教学资源好。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入选省级精品课程5门;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合作,建成技术领先、条件一流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是福建省唯一完整建设鸿蒙、昇腾、鲲鹏实验室的专业群。专业群建有数字化课程64门,数字化教学资源12000多个,华为TALENT、奇安信线上学习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全套的线上实验实训作业。

师资结构优。具有一支由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和技能大师构成的“双主体双向流动”双师型人才队伍,专业群“双师”比例达到80%,培育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技能大师2人,省级科技特派员13人,省级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人,泉州市专业带头人2人,泉州市名师工作室2个,专业教师团队获批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实践基地特。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获批工信部首批根技术联合创新产教融合基地、省级新工科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市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市级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示范基地;与泉州数据局、人社局、华为签订四方协议,建设首个高技能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年培训数智技术人才超3000人次。

实体化运营。与企业共同注资建设校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和应用场景。与信泰集团等龙头企业合资成立“金鸿智联公司”,在学校设立开发中心、测试中心和运维中心,校内设置100个实践工位,是泉州市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学校独资成立“泉大智行公司”,获字节跳动授权“数据生产基地”,校内设置120个实践工位。

混合所有制。与晋江市国企建投集团共建混合所有制“晋江市智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晋江市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学生提供200个实习工位。“智云+联盟+园区”链接聚合数字服务商模式,已写入晋江市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

学院有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1个、“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1个;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主持编制国际职业标准2项、教育部专业标准2项;是华为全国人才培养示范样板点、奇安信全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形成“五位一体”的职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在2024年全省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会上做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