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社会实践⑫丨三创书院:“砺志乐善•勇担使命”资助政策宣讲团闽南行

编辑:团委   日期:2024-07-31阅读:

资助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赋能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举措。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三创书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优良资助育人传统,坚持“扶困”、“扶智”、“扶志”相结合,践行“受助·感恩·回馈”志愿服务资助育人理念,强化资助育人效果核心,健全资助育人体系目标,2024年7月1日-7月6日分别前往泉州市安溪县、泉州市南安市、漳州市南靖县、漳州市东山县等地开展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掷地有声 传递资助温暖

2024年7月1日-7月6日,实践团续写“家校关怀,温情传递”的篇章,将学校温情洒向闽南大地。走访慰问过程带队老师向受助学生进行详细介绍了我省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的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举措落实资助政策,全力提升资助宣传实效。同时,激励受助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以优异成绩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

二、担当作为 精准热线回访

从2005年教育部首次开通以来,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已连续开通20年。三创书院资助政策宣讲团紧跟教育部资助育人理念,通过电话回访形式,对书院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政策解答,同时针对2024届毕业生给予热线慰问及就业情况咨询,将学生需求一并登记并针对部分特困情况毕业生邮寄生活用品。此次热线回访工作更加全面的让书院广大贫困生进一步了解资助政策,同时也让芊芊学子感受学校对于他们的重视。

三、笃行务实 深入乡村基层

2024年7月4日,实践团走进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南桥村大山中,走访过程来到南桥村民委员会,在村书记、村主任刘志彬的带领下实践团切实了解到当前县、镇、村资助政策情况,村部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根据村部实际情况指定对应资助政策走访慰问村低保户、残疾家庭等,给予贫困户大力支持。同时在访谈过程实践团也了解到南桥村整体发展情况,和溪镇南桥村依托良好的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引导种植户发展绞股蓝种植,全力打造中药材特色产业,让绞股蓝种植成为一项增收富民的新产业。

四、普法强基 防诈法治宣讲

实践开展期间,实践团成员围绕“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及应对非法集资”、“境内活动管理法及法律责任普及”等重点内容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宣讲过程实践团成员结合现实案例,通俗易懂地讲解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诈骗类型,引导村民如何去鉴别、预防和补救,避免财产损失,远离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及非法集资诱惑;与此同时宣讲中结合知法懂法意识,向街道群众宣传解读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网购商品权益保护、格式条款合同”等法治知识,引导群众树立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用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时代声音讲好资助故事。此次资助政策宣讲团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讲好新时代资助故事,为广大学子的漫漫求学路雪中送炭,缓解贫困家庭父母的压力,引导贫困家庭的孩子感恩祖国、报效祖国。

实践感悟

转眼来到三创书院资助暑期“三下乡”第二年,实践团成员虽有更换,但是传递温情的心是不变的,六天的社会实践于我于实践团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以思想塑造为主导,注重品德修养,激发学生进取之心——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深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等形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与奉献意识,以此全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以物质资助为辅助,健全资助机制,保障学生物质需求——通过调研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走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现实需求,普及国家助学政策和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做到“精准资助”;我们以基层宣讲为支撑,鼓励团队德业并举,激发成员责任担当——通过进村入户政策宣讲,精准发力,同时开展防诈法治科普,让政策宣讲实现零距离,让法治普法入脑讲实效。

——指导老师 方亮

本次资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对国家资助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当我们真正投身走进基层群众中,我们才能够切实际的感受到受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教育资助政策的的重视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能够从乡村里走出来,步入社会,不断点燃自己,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3学前教育(本)1班 李意芝

此次暑期“三下乡”资助政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情。同时我作为实践团热线回访成员,积极参与到书院电话回访工作中,在了解到贫困学子的真实需求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帮助,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也十分开心。最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了实践能力,收获颇丰、意义非凡!

——23休闲体育(本)1班 张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