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养成
位置: 首页 > 书院生活 > 素质养成 > 正文

向上向善丨一善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

编辑:一善书院   时间:2025-09-28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一善书院邀请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务顾问/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席专家来永宝教授为书院师生讲授专题思政课,共同学习重要回信精神。


来永宝教授在授课中,首先系统解读回信的核心内容。他指出,这封回信不仅饱含对广大青年师生的亲切关怀,更充分肯定了各类院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其精神内核对引导全国青年立足专业、投身国家战略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随后,来永宝教授紧扣回信精神核心,围绕“凝聚合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展开深度阐释,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明确青年群体在其中的责任担当。同时,他结合高校育人使命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办学根本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要立足自身定位深耕服务领域,做足办学特色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通过核心技术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育人与服务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力量。



此次思政课让一善书院师生进一步明晰了“学精神、践行动”的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把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需求紧密结合。无论是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认知,还是在实践中主动参与服务基层的行动,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育人初心,积极探索校地共建新模式,让知识与技能在推动乡村发展中落地见效。



后续,一善书院将紧扣职业教育定位与自身育人方向,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推动专业优势与乡村振兴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引导师生立足专业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基层发展的专业行动,让“以专业服务国家战略”成为书院落实回信精神的具体实践,为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师生热议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我深切体会到共青团在引领青年投身时代洪流中的使命与担当。回信中“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嘱托,不仅是方向指引,更是一种行动召唤,激励着我们以组织化、实践化的方式,助力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锤炼本领、贡献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带领青年学子深入泰宁县开善乡,用影像叙事展现“生态赋能、文化活化、产业创新”的乡村振兴路径,引导学生体悟“扎根乡土、创新表达”是乡村被看见的关键。实践中,学子调研能力得到锻炼,更贴近基层、洞察需求,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感与主动性被激发,逐步成长为乡土文化传播者和乡村活力唤醒者。未来我也将继续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带领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绽放青春光彩。

——“善润红心,星火寻踪”实践团指导老师

阮吉圣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我深切感受到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结。“善行安海”实践团以探寻地方文脉的守正与创新为切入点,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多维度触摸乡村发展的脉搏,既为乡村文化的活化与传播注入青春活力,也在实践中践行着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这种以青年视角挖掘乡村价值、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发展的过程,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化了对乡村振兴内涵的理解,更印证了青年群体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增添了坚实的青春注脚。

——“善行安海”实践团指导老师

 林龙杰


作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一善书院善美支教团学生负责人,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关于深耕“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为我和团队开展乡村服务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一善书院善美支教团已连续 4 年赴晋江市安海镇前埔村开展支教服务。支教期间,团队始终以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系统传授学科知识,还精心设计趣味科普、手工创作等特色课程, 既为乡村儿童搭建了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也切实为忙于产业发展的家长减轻了照护压力。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深化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的融合,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一善书院善美支教团负责人

 吴侨鑫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后,我对“星火燎原・山海共富”实践团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回信中对青年参与国家战略、助力基层发展的期待,让实践团“以星火之力促山海共富”的方向更清晰。作为负责人,我明白实践的核心是将回信精神融入行动,紧扣山海协作与乡村振兴的大主题,用青年力量为共富事业添砖加瓦。未来,我会带领团队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山海共富的路上持续发力,用行动彰显青年的时代担当。

—— “星火燎原・山海共富”实践团负责人

                             尤锦斌


Copyright @2017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 电话:0595-22500777、0595-22545888 

传真:0595-88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