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责任担当,舍我其谁!”近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A633报告厅内掌声如潮,党委书记傅志雄以《学习践行习近平的青春观,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题,为300余名青年学子、校团委及各书院团干部送上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用跨越百年的青年嘱托与鲜活生动的成长指引,点燃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青春豪情。


傅志雄在课堂开篇便点明学校“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办学底色。他围绕“树理想、强责任、勇奋斗、修品德、练本领”五大维度,带领学子循着历史脉络,重温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殷切期许——从李大钊“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的呐喊,到毛泽东对“革命先锋队”政治远见与牺牲精神的感召;从周恩来“新生幼苗终将成长为巨人”的寄望,到邓小平“远大理想融于日常工作”的指引,再到江泽民、胡锦涛对青年的嘱托,每一段跨越时空的寄语,都让在场学子深刻感受到“青年成长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

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观时,傅书记结合丰富的案例与自身感悟,深入剖析了“青春如何不负”“青春在哪里用力”“青春怎样出彩”这三个关键问题。他谈到,青春不负需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放弃优越岗位,前往基层任职锻炼,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课堂核心环节,傅志雄通过“历史故事+时代要求+实践路径”的立体解读,让理论宣讲直抵人心。他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青春故事:1983年致正定籍大学生的信中,“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也离不开农村”的恳切嘱托;1991年在福建师范大学演讲时,对“夸夸其谈的‘客里空’”的警醒;2002年为福州大学学子题赠“智叟何智只顾眼前捞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艰苦移二山”对联的深意……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让泉大学子们读懂“青春要在担当中历练”的真谛。

对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寄语,傅志雄更是重点解读:从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回信,到上海考察时对“年轻人扎根西部、乡村”的肯定,再到致全国青联、学联贺信中“青年大有可为”的期许,他勉励泉大学子:“你们的‘青春用力点’就在焊接车间的火花里、智能制造的编程中、乡村振兴的电商方案里,要把‘练本领’与‘担使命’紧紧连在一起。”
课上,傅志雄还对泉大青年提出三点具体期望:一要涵养家国情怀,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聚焦国家、社会、人民之需踔厉奋发;二要珍惜青春年华,既仰望星空立大志,又脚踏实地夯基础,以创新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要锤炼品德修为,发扬“自找苦吃”精神,以“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斗志勇担重任,鼓励大家“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实践这本无字之书”。
“傅书记讲到‘青春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出彩’时,我立刻想到暑期参与的企业技改实践,今后要更专注专业技能提升!”联合创新产业学院吴芝涵同学的感悟引发共鸣。“青马工程”学员兰周明则表示:“‘自找苦吃’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接下来要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把青春热血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据悉,我校团委将继续组织各基层团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青春观”专题研讨、“青春建功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践场”,引导更多泉大学子以实干姿态书写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