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社会实践㉑丨商学院“多彩黄塘·研学赋能”实践团:研学深挖乡土韵,巧绘黄塘“山线”兴

编辑:团委   日期:2025-08-19阅读: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深化校地合作,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多彩黄塘·研学赋能”实践团奔赴惠安县黄塘镇,通过深度研讨与“山线”观光实地踏勘,把脉寻找当地研学旅行发展痛点,以青年智慧与热情为打造“省级旅游生态小镇”献策赋能。

深度研讨:共绘研学资源发展蓝图

实践团抵达首日,便与黄塘镇文旅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会上,文旅部门负责人系统梳理了当地14个核心研学点位,涵盖归真堂黑熊基地的生态科普、施琅将军陵园的爱国教育、聚龙小镇的社区治理样板、迷彩梦基地的军事拓展、下坂村非遗铁烙画、下茂村“村BA”篮球文化等,资源丰富多元却亟待“串珠成链”。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动能?”成为现场焦点议题。师生们直击关键瓶颈,提出需在高速路口科学规划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升级串联精华资源的五公里“山线”观光带配套。结合专业分析,实践团还给出资源联动、品牌塑造、体验升级等务实建议,现场智慧碰撞不断,为研学资源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

踏勘解码:“山线”风光下的提升空间

带着研讨共识,实践团深入“山线”观光带实地考察。黄塘溪碧波映白鹭、龙舟赛留下活力印记、月湖公园有天然石阶剧场、下坂村有米粉工坊、下茂村有篮球彩绘墙…… 一幅生动的生态文化画卷徐徐展开。不过,画卷中仍有“留白”,待进一步完善。

在休憩补给方面,沿途缺乏休憩亭和补给站,游客疲惫感突出,“累点”需消除;在资源标识方面,缺乏独具黄塘韵味的视觉标识,导致不少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看点”需强化;在特色激活方面,米粉工坊的铁烙画工艺精湛却无展示窗口,篮球彩绘墙未能释放“村 BA”体育产业潜力,月湖公园石阶剧场未形成文化聚合效应,“亮点”待激活。

青年智策:创意方案点亮乡土资源

实践团成员运用多领域专业知识展开头脑风暴,提出初步优化建议方案。首先在枢纽升级上,计划扩建尾园公园集散中心,集成交通、信息、休憩、展销功能,打造黄塘特色“三宝”(米粉、豆干、土鸡汤)文创展销窗口;其次在节点焕活方面,将华光学院对面榕树栈道改造为“集装箱青年创意市集”,把月湖公园石阶变身露天文化广场,定期举办民俗展演;此外在文化赋能层面,升级下茂村篮球墙为“村 BA”文化地标,开发主题餐厅及赛事周边,在米粉工坊旁增设非遗铁烙画展示角,让匠人现场展演技艺;同时在生态友好角度,计划在关键节点增设闽南风情休憩亭,引入太阳能照明,守护黄塘溪白鹭栖息地。

实践展望:校地协同,共筑振兴之路

本次“多彩黄塘・研学赋能”实践活动,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的务实之举。通过深度研讨与实地踏勘,实践团不仅精准把脉了黄塘镇文旅发展特别是 "山线" 观光带建设的现状与需求,更运用专业知识提出了富有创意和可行性的初步建议。

校地双方都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共同推动黄塘镇研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助力黄塘镇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黄塘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