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芳芳老师教同学们剪纸

在剪纸工作室内,学生认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剪纸工艺

曾芳芳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展示“喜上眉梢”传统剪纸工艺作品

传统剪纸手工艺作品
近日,泉州理工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正式开课, “传统剪纸工艺、中国画,有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等具有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成为“香饽饽”,遭到同学的“哄抢”,甚至老师也抢着要“蹭课”。
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接受记者提问,谈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他认为,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系统的阐述,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继承下来。在谈到如何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时,陈部长说要拓展校园文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中药以及传统体育等等进校园,拓展校园文化培养沃土。
对于陈部长的观点,学校副董事长吴滨如也在接受《中国高等教育》杂志采访时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学责无旁贷,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学习其精华,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教师做出表率,使课堂更有深意,使活动更具文化特色,纯净、沉静青年学子的心灵。
“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泉州理工学院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本学期,泉州理工学院将传统文化带进课堂,“传统剪纸手工艺”、“中国画”、“毛笔书法”等课程一推出,立马爆满。
来自16
级室内设计
专业的
潘天强
特别喜欢剪纸。
他
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剪纸的节目,就感觉特别的神奇。“一张纸,经过裁剪,就可以形成各种好看的图案,我们的传统工艺真的博大精深,很早就想学了。”
天强
说。但由于自己圈子有限,很难接触到这方面的人,学剪纸成为
他
心中的“梦想”。没想到,在大学里居然可以梦想成真,一
知道
有剪纸选修课,
潘天强
立马报名。
“传统剪纸工艺”授课老师曾芳芳,来自“剪纸之乡”漳浦,曾
是
漳浦
民间剪纸艺术
职业技能
竞赛
“铜刀剪”
得主
。此选修课内容将分为:“剪纸的历史文化”以及“剪纸实操”两部分。曾老师介绍说,
对
剪纸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今后的创作。实操部分,则先以模仿大师的作品为主,学以“水滴纹”、“柳叶纹”、“月牙纹”、“锯齿纹”
、“排剪”
等剪纸基础手法
,让学生
熟悉
各种工具
,
打好基础后,
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创作。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将剪纸与
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服装设计等专业融合,提高创作高度。
“剪纸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基础以及保持一颗沉稳的心。”曾老师说。她建议同学们,学习剪纸,一定要通过长期、耐心地练习,将基础打好,才能在今后的创作中游刃有余。
“
‘
传统剪纸工艺
’这门选修课,不仅可以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让学习者明白,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在创作中要学会沉淀心灵,专心致志,这才是中国传统剪纸工艺的精髓所在。
”曾芳芳说。
据教务处副处长苏康敏介绍,学校一直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引进传统文化进课堂,不仅可以让更多师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扩展师生的兴趣,提高技能水平。“今后学校将继续开设更多传统文化课进校园,让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真正走入校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苏康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