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泉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刘秀梅老师、欧阳菲老师指导的参赛队(队员杨妍、陈宇航、徐德凯)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专科组一等奖,刘秀梅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这也是泉州理工学院连续第10年获得数学建模一等奖。
   “因为都喜欢建模,大二时我们就组建了团队。”团队成员杨妍说,在学习和磨合中,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很好的默契。比赛分为建模、编程和论文写作三部分。在比赛中,他们完成从最初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讨论,到将想法落实完成建模,对三人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不过天道酬勤,泉理工团队最终斩获了大赛一等奖。团队成员陈宇航说,“数学建模比赛对每位参与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方面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团队成员也一致认为,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参加比赛,只有对它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也才有可能取得想要的收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泉州理工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在数模竞赛项目上,泉州理工学院屡有斩获,连续10年获福建赛区专科组一等奖,这在公办院校中也并不多见。刘秀梅老师说,这得益于学校浓郁的科研氛围和学习精神。“理工也是有很多学霸的!
    刘秀梅老师介绍说,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来建立数学模型。泉州理工学院数学建模创新教育以普及数学建模活动,以整体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使数学建模活动成为同学们最普及、最容易参与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每年举办一届,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参赛规模最大、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性学科竞赛。本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今年9月14日至17日进行,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1418所院校/校区、36375组队伍(本科33062队、专科3313队)、近11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