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开展第三个职业教育周系列活动

两期“真人图书秀”活动,很受学生欢迎

学校开设剪纸、国画等选修课,职业周学生展示了初步成果

机械系职业素养提升计划,邀泉州伟昶五金机械公司总助程少斌开展讲座

学子获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今年5月7日至13日是全国第三个职业教育活动周,为了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成果,持续传播职教正能量,提升我校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泉州理工学院积极开展了非遗文化传承工艺进校园、“真人图书秀”励志分享、麦可思职业教育质量报告、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师生们还参加了第九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活动。
在一系列活动,泉理工积极营造浓厚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宣传氛围,真正发出职业教育声音、讲好职业教育故事、展示职业教育成果、体现福建职教特色。
我校党委书记林其天说,多年以来,国家很重视职业教育,采取了许多措施支持职业教育,确定每年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身为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定位又是“产业伙伴型大学”,所以,历年来,学校都很重视这项工作。我们也希望通过职业宣传周活动,能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增强师生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理解,进一步地做好教育教学。
一、“真人图书秀”励志分享
在职业周系列活动中,泉理工图书馆举办了两期“真人图书秀”的活动,校长等5位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阅读喜悦,校长特别与学生们分享了《朦胧诗选》的整个出版过程,鼓励师生们要从这件事学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动力。”
臧校长说,1980年,辽宁大学中文系78级学生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是同窗好友,也是诗歌爱好者,经常课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来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惊喜,就找到系主任冉欲达,决定中文系出资印刷内部学习资料。后来连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诗探索》主编谢冕都帮忙写了序言《历史将证明价值》。
“这就是兴趣产生的创意!”臧校长说,“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借鉴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动力。”臧校长说,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培养、放大、扩散学生们的兴趣。“在立德树人要注重开发兴趣,提升动力,学生社团(第二、三课堂)通识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要重视阅读、讲座、参观、社会实践等活动诱导学生产生兴趣的作用。”
二、非遗剪纸艺术提升职业素养
我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正式开课,剪纸、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走进了高校课堂,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
职业教育活动周,泉理工更是成立了剪纸社社团。这次剪纸社的成立,是由学校建筑系曾芳芳老师发起的,她是漳浦县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还是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达人奖”、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铜刀剪”得主。本次成立仪式有幸邀请到泉州非遗剪纸传承人、晋江剪纸协会名誉会长杨民兴,漳州市非遗剪纸传承人、漳浦县民间剪纸协会副秘书长卢淑蓉,晋江市剪纸协会长陈金矿,晋江市剪纸协会理事柯素清等剪纸界的大咖莅临现场,并由校长助理蔡金佩副研究员为他们颁发剪纸社顾问、指导老师聘书。
随后,几位剪纸达人还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现场展示了剪纸技艺,让学生们见识到,一张普通的纸,在剪刀与刻刀的勾勒下,是如何被赋予秀美的风景和别致图案的。
泉州非遗剪纸传承人、晋江剪纸协会名誉会长杨民兴介绍,剪纸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经过剪刀与刻刀一剪、一划、一刀的巧妙构思,反映的出许多生活趣味。”同时,杨民兴老师也希望,剪纸社的各位同学,不要把剪纸想得太难,要学好基本功,“或许剪纸不是一种事业,但是却可以改变你的生活。”
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社团,我们希望剪纸社的成立,能为学校学生提供抒发情感、启迪心智、传播正能量的育人阵地。也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一个平台,为开展艺术交流、学习,进行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机械系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职业教育周期间,泉理工工学院机械系专业,邀泉州伟昶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少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讲座上强调,现在大学生要培养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要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作指导,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的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机械专业基本建立起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领域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中心今后将成为学生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生产线,还能实现校内“上岗”。针对这些情况,程少斌总助对学生们以后工作的经验和努力工作的态度表示很有信心,他说,随着我国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技术的需求,更应该要发展一批符合机械技术人才的骨干。
同时,我校卫品班同学通过了自身的总结和机械系老师的点评,提升了自身的能力,相信我们从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走出去的学生有能力有本领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我们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迈向成功的彼岸。
四、学子获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5月6日—9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指导、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和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协办的“巽震杯”第九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
今年共有来自全国256所院校参加本次大赛,经过三天的激烈的角逐。我校商学院15级酒店管理邓永帅同学荣获中式铺床(高职组)项目一等奖。这是福建省高职组唯一一个一等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次大赛我校学子取得优秀的成绩,与酒店专业的教学,实习实践中训练是密不可分的,接到入选通知后,4名同学每天坚持超过10小时的理论、实操训练、英语口语的训练。
优秀成绩的取得还与指导老师的付出紧密相连,从选定选手、制定训练计划、沟通联系实操场地(校企合作酒店)直至到比赛中的各项指导,商学院酒店专业老师也是呕心沥血!
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成果。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向往,增强了酒店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影响力与吸引力。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大赛作为课堂的延伸,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效显著。
五、 麦可思专家解读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
我校特邀麦可思研究院研究员崔舒潮老师召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的专题解读会,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会议。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委托麦可思实施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项目,已连续实施五年,崔老师通过对我校近四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得到的研究数据,分别从毕业就业状况、校友评价、教学培养质量、学生工作、生活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详实地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了解读,对我校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度剖析,用数据客观分析的同时也做出了专业建议。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好,就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教学满意度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报告显示本校近四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从毕业生的自身感受来看,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态势较好,也间接反映了毕业生对学校培养水平的认可,报告同时也指出了毕业生反馈的相关问题。
最后,林其天书记总结,今年,我校总结往年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重点有几大类:一是学校开发了几个手工创作工坊,在职业教育周展示了初步成果,目的是想引起更多同学的兴趣,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二是学校始终紧密联系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实行校地融合、协同创新,让更多的老师也往这方面去努力;三是学校实行一系列开放日活动,由晋江内坑镇政府组织、牵线企业来我校,努力做好校企合作。“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把职业教育周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