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一善书院与晋江市安海镇团委联合发起“青春赋能工程”的启动仪式在A633报告厅举行。这是一项校地合作实践育人项目,是校地双方共同为青年成长、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的新起点。
晋江团市委副书记陈弘光、晋江团市委二级主任科员李婷婷、安海镇团委书记吴阳杉,我校团委副书记曾子石、一善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俊辉等校地团组织负责人及首批20名青年学员代表等参加活动。
校地联动,共绘青春实践新蓝图

启动仪式上,曾子石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与安海镇团委的深度合作,是校地共青团继2024年签署共建协议、实施“五个提升行动”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一善书院通过村校共建签约、三大节庆服务、支教导诊等23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输送志愿者逾千人次,充分彰显高校人才优势。新启动的“青春赋能工程”将构建“双导师制”培养体系,通过基层实践、创新创业等模块,着力培育兼具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力的新时代青年。同学们要把握机遇,在实践中锤炼“三力”,向基层学真知的领悟力,敢啃硬骨头的担当力,协同攻坚的团队力。相信在团市委指导下,校地双方必将打造出可复制的青年成长赋能样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随后,吴阳杉详细解读实施方案,详细介绍将推动青年学子在服务安海镇10个村社、6个社区及重点企业、学校的实践中实现成长。

紧接着,一善书院团委书记陈为泉宣读“青春赋能工程”指导导师、入选学生名单及挂钩单位情况。
双向聘任,搭建成长赋能新矩阵

活动现场,陈弘光、曾子石、吴阳杉共同启动“青春赋能工程”。


仪式同步完成校地“双导师”聘任及大学生兼职团干部任命。校外实践导师团队由安海镇大仝研习社主理人陈珊珊、安海镇团委副书记陈雯雯、曾埭村团支部书记黄汪洋、安海中学团总支副书记陈丽燕等4名基层骨干组成,侧重指导基层治理实务。而校内成长导师团队由一善书院林秋萍、林龙杰、阮吉圣3名校内教师担任,负责理论指导与专业支撑。20名学员经严格选拔,将分赴安海镇西安村、恒安集团等20个基层团组织担任书记助理,覆盖乡村振兴、非公团建等领域。


授旗出征,青春誓言激荡新征程

仪式现场,刘俊辉向学员代表苏森淼授善美安海青年服务队旗。

这支由入选学员组成的队伍,将常态化开展文化宣传、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卓妍代表全体学员发言,青春赋能工程是同学们成长的舞台,更是同学们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契机。同学们定会珍惜机会,以专业的素养、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青春和汗水为“安平古镇,海丝名城”的建设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陈弘光在讲话中强调,工程需紧扣“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使命”三大方向,引导青年学子以“自找苦吃”的劲头投身晋江现代化建设,打造县域共青团改革的示范品牌。
未来,“青春赋能工程”将围绕安海镇“三大节”文化品牌、村小支教、社情调研等开展实践。青春赋能工程将作为镇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校地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上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