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十一年前,由于喜欢南方的海,刘选金用了三天三夜,从西北黄土高原的万丈丘壑,来到东南沿海的海天一色;跟着他跨域大半个中国的,是几本书法碑帖,还有一个讲台梦。

现今,刘选金成了泉州理工学院建筑系一名专业老师。喜欢泼墨挥毫的他,还在学校开设了书法选修课,也成为泉州理工学院艺术工坊的导师。刘选金的书法,连同他心里装着的山和大海,还有路过的人山人海,一笔一画走进大学课堂,把“书法之美”带给了大学生。

想看大江大河大海    

山里孩子心里装着一个海

“每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心里都装着一个海。”刘选金说,他是甘肃庆阳人,家在黄土高原上,一出门就见万丈丘壑。从小,爷爷就跟他说,大山以外,还有大江大河,远方还有大海。

爷爷有上过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到农闲,爷爷总提着一跟木棍,在自家院子地上写大字。耳濡目染,刘选金也喜欢跟着写写。爷爷也爱教,汉字的笔画、结构、章法,在他心里,也有了雏形。一来二去,刘选金就写得一手好字了。

很快地,刘选金在学校里也崭露头角。他成了学校黑板报的主创作人,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项书法赛事,更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小书法家。每年春节,他还上街写字卖春联,很受欢迎,过年前还能挣个几百元补贴家用。


带着书法去远方的海

落户泉州缘于“三尺讲台梦”

到了高三,作为艺考生的刘选金,在去哪读书的问题上,跟家人有了分歧。他家虽在甘肃,家人希望他去离家近的西安上学;而刘选金却选择了远一些的省城兰州,因为“兰州有条黄河穿城而过,想去看黄河。”

最终,刘选金考进了兰州财经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在校四年,除了学习专业的广告设计技能,刘选金课余时间追随名师潜心研究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在此期间,他加入学校书法社团并兼任书法协会会长,积极参与学校各类书法大赛,他的作品《古诗五首》参加甘肃省大学生艺术节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2006年,刘选金加入甘肃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成为会员。     

刘选金说,他喜欢海,喜欢书法,喜欢讲台。大学毕业时,刚好在网上看到泉州理工学院招聘教师,在他的想象里,南方大海边的高校,有讲台有书法,于是心动了,买了张火车票,赶来应聘。他带着几本书,一箱子行李,从兰州上火车,到武汉再转车,最后到达泉州东站,历时三天三夜。

刚通过面试,签完合同,刘选金和几位新同事马不停蹄地坐车去了海边,见海天一色,波涛汹涌,他很兴奋,最后还用傻瓜相机留了几张影。

工作的前几年,一有空闲,刘选金都要去海边走走。泉州周边像青沙湾、崇武海滩、月亮湾等地,前前后后都去了好多次。


借力学校“艺术工坊”

将书法美学带进高校课堂

加入泉州理工学院,除了能看海,刘选金还实现了自己的讲台梦。

作为建筑设计系的专业老师,刘选金把传统书法文化融入到设计当中,培养一届又一届优秀设计人才,同时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书法爱好者。现在,刘选金已经在泉州理工学院工作了11年,除了在建筑系上专业课,他还坚持在学校开设书法选修课,还在艺术工坊里担任书法导师,“书法是我的兴趣爱好,我想把汉字之美分享给学生们。”

在专业课授课之余,书法课也带给刘选金更多的快乐。他一有空就临摹前人碑帖,而从西北一路跋涉到东南,那些年他看过的大江大河,山川河海,也孕育出他笔下的万千气象。

刘选金说,学书法要先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楷到行,从行到草。循序渐进,方得始终!对于刘选金的书法,业内有专家评点说: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笔势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做人如字,品高下笔,研雅清秀,超逸脱俗,气势奔放,高古纯朴,精妙绝伦。

刘选金说,现在学校开设了艺术工坊,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他要坚持书法教学,一是将传统文化带进高校,给大学生提供书法美学教学;二是借助学校平台发展个人工作室,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