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随着一场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竞赛落幕,为期21天的“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在我校圆满结业。来自泰国12所职业院校的28名教师顺利完成培训,并获得由中国交通运输部认证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能力证书。这一项目推进了中泰职业教育的合作,更以技术交流为纽带,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文化桥梁。
技术淬炼
从理论到实战的跨越
本次培训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泰国Tech NC集团联合主办,旨在加强中泰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合作,培养泰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推动中泰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泰国教师进修新能源汽车技术内容
培训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涵盖安全操作规范、电路图识别、低压控制与车辆网络系统等模块。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企业参访”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带领泰国学员们深入学习了100个真实故障案例的解决方案,并在比亚迪4S店实地参访中零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结业前,学员们在技能竞赛中,完成车辆检查、故障诊断、工单填写及现场6S管理等全流程操作,展现出此次培训中学习到的技术技能。



“学员们从零基础到熟练掌握核心技能,体现了中泰教育合作的深度与效率。”结业仪式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林文艺表示,“未来,泉大将继续深化‘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文化交融
中泰文化共谱“一家亲”
在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中,除技术培训之外,项目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泰国学员们体验了中国书法、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泉州南少林寺、开元寺等名胜古迹中感悟到千年历史底蕴。特别令人难忘的是,中泰师生共同庆祝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一起分享中泰两国的特色美食,活动增进了中泰国学员与泉大师生们的深厚友谊。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中泰文化交流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中泰美食文化交流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宋干节,没想到能如此原汁原味!”泰国学员代表普拉查·坎普克迪博士感慨道。书法课上学员们用毛笔写下“福”字、茶艺课上大家学习中国茶文化喝中国茶,学员们说,“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着迷,这段经历将激励我们回国后推广中国文化。”同时,泉大国际交流协会的学生志愿者全程协助翻译,成为文化互动的桥梁。


结业仪式
以技术为媒开启合作新篇

结业仪式上,我校副校长林文艺回顾了培训成果,并提出三点合作愿景:一是拓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推动中泰学生互访;二是联合开发国际课程与认证体系,助力东盟区域标准对接;三是依托产教融合平台,促进中泰校企资源互通。

同时,泰国Tech NC集团董事Komate Jullakarin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认证体系对泰国产业标准化意义重大,期待未来共建长效合作机制。”

泰国学员代表Pracha Khamphakdi在发言中动情说道,“我们不仅带回了技术,更收获了友谊。回国后,我们将把中国经验与泰国实际结合,推动绿色交通转型。”结业证书颁发环节中,28名学员逐一登台,多名优秀学员获颁技能竞赛奖项。




今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此次培训项目不仅为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技术活力,更以人文交流夯实了“中泰一家亲”的情感基石。
林文艺强调,“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合作的起点。”随着中泰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这条以技术为轴、文化为脉的友谊之路,必将通向更加广阔的绿色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