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在红十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与深厚的育人底蕴,被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工作根基

2019年12月,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红十字会经福建省红十字会批复正式成立,我校将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布局,形成“校领导主抓、多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设专职干事明确权责,校级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工作,并结合书院制深化组织建设。在学生层面,构建“校-院-班”三级工作网络,目前已发展会员2800名、志愿者7755名,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同发力,为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开展筑牢组织根基,让公益力量遍布校园每个角落。
深耕急救教育,筑牢生命防线
2023年9月,我校获批全国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以“有师资、有设备、有课程、有实践学分”的“四有”标准,构建系统化、全覆盖的急救教育体系。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课和公选课学分体系,把“红十字救护员证”列为学前教育、休闲体育等专业的必考技能证书,让急救能力成为学生成长的“标配”。截至目前,累计培养64名持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8671名在校师生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2024年开展救护员培训6169人次,今年将推动4500余名学生参与获证培训,实现2025级新生全员覆盖。同时,建成标准化急救教室,在校园操场、教学楼等关键区域布设7台AED设备,并联合晋江市红十字会开展161期应急救护培训,让急救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构建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安全校园氛围。



打造特色赛事,传播红会精神
我校打造红十字特色赛事矩阵,以赛为媒传播红十字精神:成功举办首届红十字定向越野大赛,将知识问答、急救实操融入30个打卡点,吸引140余名师生在趣味竞技中深化认知;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大赛,每年吸引超50支师生团队报名参与,赛事邀请专家评审,参赛队伍同台比拼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技能,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持续浸润校园。



多元公益活动,厚植博爱文化
我校红十字会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让博爱精神落地生根。承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公益展览等形式,普及红十字知识。近三年,累计动员800余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19.8万毫升,用热血传递生命温情;在“久久公益节”期间,发动超5000人次参与捐款,点滴爱心汇聚成公益暖流。此外,结合“世界防艾日”“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等节点,开展禁毒讲座、防艾宣传、“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科普等活动,切实提升师生健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博爱文化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全域志愿服务,践行博爱初心
我校红十字会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场景,在校园内外彰显公益担当。在校园运动会期间,设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点,志愿者们携带急救箱、担架等设备,为参赛师生提供现场医疗保障、应急救护及健康咨询服务,守护赛事安全有序开展;在新生军训期间,在训练场地周边设置红十字服务点,为参训新生提供防暑降温药品、伤口处理、医疗救助等贴心服务,用坚守与陪伴守护学子成长。同时,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组织志愿者参与晋江马拉松比赛、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晋江站等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累计完成20余场校园及社会赛事的应急救护任务,让急救技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强化宣传引领,彰显育人成效
我校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方位宣传矩阵,近三年通过红十字会公众号发表推文百余篇,及时报道活动动态、普及公益知识,工作成效获“学习强国”平台及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扩大了红十字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组织学子积极参与各级红十字赛事,屡获佳绩:在福建省红十字青少年征文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在福建省红十字短视频大赛中拿下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且两度获评优秀组织奖;在泉州市防艾主题演讲比赛中摘得2项二等奖。2024年,65名学生获泉州市红十字星级志愿者称号,全方位展现了学校红十字工作的育人成效与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此次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是荣誉更是动力。未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红十字会将以这份殊荣为新起点,继续秉持红十字精神,深化应急救护培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创新人道传播形式,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种子在泉大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构建更温暖、更安全的校园与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